今年的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以 “创新突破边界,技术重塑未来” 为主题。作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硬核技术盛会,除高峰论坛外,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还设有 “AI 驱动的超高速传输测试”“B5G/6G 无线前沿技术与测试”“从功率到 AI 的全面芯片测试” 三大平行分论坛。
在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同期举办的媒体会上,是德科技的专家与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 AI 数据中心的技术变革、是德科技的解决方案,以及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策略。
当前,全球AI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生成式 AI 的爆发,如 ChatGPT,在 2023 年后显著重构市场格局,导致早期预测模型低估了技术商业化速度。根据 Bloomberg 分析师分享的数据,2022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 869 亿美元,到 2030 年有望攀升至 1.3 万亿美元;MarketsandMarkets 的数据则指出,2024 – 2030 年全球 AI 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 35.7%;摩根大通最新 CIO 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年 AI 将成为重点投入领域,约 68% 的受访者计划将超 5% 的预算投入该领域,而当前这一比例约为 25%。
站在 2025 年的节点,全球 AI 应用爆发呈现三大特征:生成式工具深度渗透生产力场景、自主代理系统重构行业流程、多模态技术突破物理世界边界。以生成式 AI 为例,其已从早期的文本生成扩展到多模态内容创作与行业解决方案。在医疗领域,AI 辅助药物研发平台通过生成化学分子结构,大幅缩短了新药发现周期。
AI 应用的爆发直接催生了对高性能算力的海量需求,推动 AI 数据中心进入高密度、绿色化、分布式的新阶段。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 Kailash Narayanan 表示:“AI 已成为现实,目前整个行业都聚焦于构建用于训练 AI 模型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这涉及大量基于服务器的 AI 创新技术,包括 GPU、CPU、网络交换机等。这些设备均通过机架连接,机架之间则通过网络架构连接成集群,而后数百个集群组成了 AI 数据中心。因此,整个行业迫切需要在高速网络技术上取得突破,包括 800G、1.6T,乃至 3.2T。”
47b54485c6b3431bbc6ad81f35caa58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2196051&x-signature=UrCTu4SchPYTGN51FXeNBNjGRn0%3D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 Kailash Narayanan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部经理李坚补充道:“AI 数据中心带宽升级趋势明显,400G 光模块已成为主流,在 2023 年出货量居于首位;头部厂商已普及 800G 方案;更前沿的 1.6T 技术正加速落地,如博通(Broadcom)的 1.6T 端口交换机,其单芯片交换容量达 102.4T;下一代 3.2T 技术仍需验证,但已经有一些具体的方案,比如基于 448G 单通道方案实现 3.2T,因材料与器件瓶颈,预计需 3 – 5 年成熟。”
8757a242a397470fb89b7075417c85d4~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2196051&x-signature=dXneuvahm1PartDWUAWe%2BzGqqWI%3D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部经理李坚
尽管当前 AI 数据中心向更高技术标准转移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转移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比如,GPU 是目前 AI 数据中心成本占比最高的组件之一,然而 GPU 并非时刻都在 “工作”,闲置率非常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进行模型训练时,GPU 的等待时间超过了 50%。进一步分析发现,GPU 计算时间占 20%,Overlap 时间占 16%,二者相加也才 36%,另外,Memory 的时间占 2%。这就导致巨额投资的算力资源利用率低,投资回报率(ROI)不佳。
深究 GPU 利用率低的原因,背后的逻辑很简单 ——GPU 没有收到数据,自然就无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网络性能与带宽瓶颈是导致 GPU 利用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带宽从 400G/800G 向 1.6T/3.2T 升级,PCB 板、电缆、光模块等在高频下存在严重信号损耗和干扰,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传统数据中心以 “南北向流量” 为主,而 AI 数据中心因节点间数据交换频繁,“东西向流量” 激增,现有交换机和网卡的流量管控机制难以适配,易引发网络拥堵,加剧 GPU 等待时间。
为帮助行业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德科技与众多 AI 产业客户开展了大量合作,提供了众多产品。李坚指出:“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是德科技逐步梳理了产品线,针对 AI 市场重新定义了 AI 产品矩阵,将其统一命名为‘Keysight AI’,简称‘KAI’。是德科技所有的AI产品矩阵都在 KAI 架构下进行定义。”
KAI 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KAI Compute:涵盖算力板卡关联的所有测试手段,助力打造更稳定可靠的算力;
·KAI Interconnect:围绕 AI 数据中心里的连接器件,提供网络分析仪,针对光模块的采样示波器验证,高速误码仪等方案;
·KAI Network:针对 AI 数据中心里网卡、交换机等网络层测试,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KAI Power:为提升 AI 数据中心的高功率密度,提供各种电源测试方案。
在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上,是德科技也展示了大量 KAI 里面的具体方案。比如:
·互连与网络性能测试仪:新的互连和网络性能测试系统通过 INPT – 1600GE 搭配 ITS 软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智能地组织、存储和使用数据,实现高速以太网网络和 AI 数据中心中的互连自动化验证。
·DCA – M 采样示波器:提供高达 224 Gbps / 通道的高速光信号分析,并且专为满足 1.6T 收发器光学测试的严格要求而设计,具有高光学测量灵敏度和集成时钟恢复功能,支持高达 120 GBaud 的数据速率,专门针对数据中心 AI 集群的下一代光互连的研发和制造需求。
c94aae19161a4bb6b6cb2ec5d6d686e9~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2196051&x-signature=c9n9YBgnSLkn43BZQjfp8M1w5Bo%3D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Marie Hattar
当然,Keysight World Tech Day 不仅展示了是德科技和合作伙伴的前沿方案,也体现了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重视。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Marie Hattar 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扎根中国,凭借自身先进的硬件技术和深厚的软件知识,与客户开展深入合作,帮助客户解决遇到的困难,助力他们取得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也能收获成功。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加速创新。”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