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端5G手机的陆续上市,手机大脑——芯片的制程工艺备受关注,制程越小意味着性能越强大。鉴于境外政策对如华为等国产大厂的限制以及全球缺芯的背景,芯片制造国产化进程刻不容缓。近日的媒体报道提到了国产14nm芯片有望实现量产,对此,专家表示,这仍需要时间,虽然明年实现量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希望已近在眼前。

  国产14nm芯片明年底或实现量产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产14nm芯片有望明年底实现量产,国产芯片已经迎来最好的时刻。同时,温晓君称:“14nm甚至28nm芯片国产化快速发展意味着,我们采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艺满足一般性的芯片需要,不一味追求高制程,更加重视设计、封装优化,以时间来换取半导体应用和全产业链自主的空间。”

  正如温晓君所言,14nm 芯片的发展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让刻蚀机、薄膜沉积等关键装备实现了从无到有,并批量应用到大生产线上;后道封装集成技术成果全面实现量产;抛光剂和溅射靶材等上百种关键材料通过大生产线考核进入批量销售。

  以上成果基本可以覆盖我国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体系,一举扭转之前全套设备、材料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14nm制程的芯片是一个里程碑

  时间回到2019年,数据统计,在2019年上半年,整个半导体销售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美元,其中,65%芯片采用14nm制程工艺,仅10%左右的芯片采用7nm,25%左右采用10nm和12nm。当时的“神U”,强如:骁龙821、骁龙660,乃至中低配的骁龙636、骁龙625等等都采用了14nm工艺,而搭载这些芯片的手机如今还有大量用户在使用,哪怕打开热门的王者、“吃鸡”类网游,开到中低配置一样可以流畅运行。

  如今,随着5G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14nm制程在智慧城市建设、AI芯片、大型终端的高端处理器、智能汽车、安防物联网等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芯片开始专注于特定场景的优化,各类需要长期使用的专用芯片更加青睐稳定的14nm制程工艺。

  在物联网时代,广泛的AIoT场景让稳定制程芯片有了更加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14nm制程芯片或实现国产化量产对我国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建党百年之际,这则消息可谓在特别的时期,给我们伟大的祖国送出了一份大礼。

  科技兴国是主旋律

  14nm制程的芯片有望实现国产化量产,着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高兴之余,我们还应该知道,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成熟工艺已经达到了5nm制程,部分消息显示,台积电、三星等知名芯片制造厂即将可以实现3nm制程的量产。

  制程的突破,产业链的国产化,自然是好消息,同时我们必须认清差距,尤其是EUV光刻机采购被限制的情况下,在光刻机领域的突破与制程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科技兴国是不变的主旋律,芯片制程的突破更需要举国同心。在资金支持方面,如今,国家成立了专门投资芯片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各个地方也成立了相应的IC基金,为芯片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经济支撑;当然,在科技精进上,光烧钱远远不够,更需要科研机构、相关厂商在研发方面不断地投入人力和物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方面加大扶植。所有这一切,都在为将来我国在芯片领域弯道超车做足准备。因此,14nm制程的突破只是曙光初临,继续奋进才是硬道理。(陈洲)

Loading

作者 scforu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