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Robotaxi巨头倒在黎明前。
Cruise在本周宣布公司将裁减50%的员工,裁员人数超过1000人,裁员范围覆盖多位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人力资源官、首席安全官等。作为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在去年12月,通用汽车就宣布不再向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提供资金,并退出Robotaxi业务,这次裁员也是顺应公司战略重心转移。未来Cruise将与通用技术团队合并,推进高阶智能驾驶在通用旗下车型上的开发和落地,包括Cruise的员工、资产等都会并入通用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Cruise曾是全美唯二获得无人驾驶出租车收费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另一家就是Waymo。当年Cruise还与Waymo、百度Apollo并列为全球Robotaxi三巨头,但如今Cruise离场,并不代表Robotaxi的路线错误,而是Robotaxi新老势力之间的竞争可能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8年烧光百亿美元,真正的自动驾驶仍未实现
自2016年通用收购Cruise后,通用陆续投入了超过100亿美元资金,但多年以来Robotaxi受限于自动驾驶本身的实际表现和法规的限制,无法为自动驾驶公司提供应有的盈利水平,导致Robotaxi仍像一个无底洞不断需要大量资金维持运转,但又无法获得回报。
在2021年9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管理局(DMV)向Cruise和Waymo颁发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收费许可,这被视为Robotaxi行业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尽管当时DMV对两家公司的运营时间和范围都给出了严格限制,比如Cruise运营时间被限制在晚上十点到早上6点之间,也就是车辆最少的时段,在旧金山范围街道上运行Robotaxi车队。
尽管后来逐渐放宽Robotaxi的运营区域以及时间,但很显然,小范围的运营,不能扭转Robotaxi公司的亏损情况。
根据通用汽车2023年一季度的财报,当时Cruise在旧金山和凤凰城部署了242台自动驾驶车辆,并开启了24h×7d的全天候运营。然而仅在这一季度,Cruise就亏了5.6亿美元,这意味着每一天公司都在消耗高达62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00万元)的运营成本。
那么巨额投入之下,Robotaxi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了吗?
实际上,在2023年,Robotaxi的运营对当地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美国旧金山,根据NBC New的报道,自2022年Cruise和Waymo在旧金山获得Robotaxi运营许可之后,该市平均每天都有三次911报警电话是由这些Robotaxi车辆引起。
甚至还有当地消防局长表示,她每天至少看到一起与Robotaxi车辆有关的事故。2022年4月,旧金山消防局的一辆消防车被Robotaxi车辆挡住去路而无法通往火灾现场,导致了更严重的损失。2022年6月,有网友在网上吐槽Robotaxi车辆在街头聚集导致交通堵塞,随后还有更多的视频显示自动驾驶车辆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在路中间突然停下,严重堵塞城市交通。
而国内方面,武汉与重庆是国内首批发放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的城市。去年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的Robotaxi就被大规模投诉堵塞交通,当然其中也包括有一些恶意投诉和虚假事故等,主要是由于当地出租车司机担心自己的职业会被取代。
或许是Cruise运气不好,也可能是技术确实存在缺陷,在2023年10月,Cruise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撞到了一名行人,但被系统错误地归类为侧面碰撞,导致该行人夹在车轮之间被拖行了约6米,造成多处严重受伤。随后因为公司隐瞒数据,导致DMV吊销其Robotaxi运营资质。
Robotaxi公司自救:转向量产车高阶智驾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看到不少L4自动驾驶公司的倒下,而另一部分的L4自动驾驶公司为了生存,则将业务重心转向可以搭载在量产车型上的高阶智驾方案,而这也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道路。
比如元戎启行创始人兼CEO曾透露,公司在2022年放弃了L4自动驾驶路线,转向研发面向前装量产的L2级智驾方案。去年11月的公开信息显示,搭载元戎启行L2智驾方案的量产车型已经接近2万辆。
福特此前重金与大众合资的Argo.AI自动驾驶项目,也在2022年倒闭,福特表示后续将研发和投入转向L2级辅助驾驶。
所以作为通用汽车旗下公司,Cruise将剩余技术团队以及资产引入到通用汽车,开发面向量产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也是符合目前行业主流方向的选择。尤其在美国市场上,量产车型的高阶辅助驾驶由特斯拉一家独大,通用也需要一套拥有足够竞争力的智驾方案提高其下包括燃油车、电动汽车的智能化优势。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从L4转往L2的自动驾驶公司能获得成功,百度此前向主机厂推广的Apollo智驾方案,以及与吉利合作的电动汽车公司极越,如今都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好消息是,百度的Robotaxi项目萝卜快跑目前运行规模在全球Robotaxi公司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写在最后:
目前来看,Robotaxi行业实际上要面临的,是来自车企的挑战,包括特斯拉、小鹏,都已经有Robotaxi的计划,且成本相比传统L4自动驾驶公司要明显更低。从L4到L2,还是从L2到L4?这两种模式可能会在未来的五年内逐渐分出高下。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