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飞凌推出全球首款集成SBD(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业用GaN晶体管产品系列CoolGaN G5,该产品系列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死区损耗提高功率系统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体系统效率。此外,该集成解决方案还简化了功率级设计,降低了用料成本。
wKgZPGgOBQaAATuhAAEapozX7Bs139.jpg
图源:英飞凌
在功率晶体管中集成SBD的做法,此前在SiC MOSFET中,业界有不少的研究。三菱在2013年提出了集成SBD的SiC MOSFET相关专利,并在2023年推出采用这种新型器件的SiC功率模块。
为什么要将SBD集成到SiC MOSFET?MOSFET结构中源极(Source)与漏极(Drain)之间的PN结会自然形成体二极管,作为MOSFET结构的副产物,通过合理设计可以为MOSFET提供保护,提高可靠性。但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较差,以及体二极管的长时间导通引起的可靠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在外部反向并联SBD作为续流通道。
但为了提高集成度,以及避免引入更多寄生电容电感,所以将SBD集成到SiC MOSFET中成为一个方向。
wKgZO2gOBRCANV3-AAA_G7CwO_0635.png
图源:英飞凌
那么对于GaN FET而言,英飞凌介绍,在硬开关应用中,由于GaN器件的有效体二极管电压(VSD)较大,基于GaN的拓扑结构可能产生较高的功率损耗。如果控制器的死区时间较长,那么这种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导致效率低于目标值。目前功率器件设计工程师通常需要将外部肖特基二极管与GaN晶体管并联,或者通过控制器缩短死区时间。然而,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耗费额外的精力、时间和成本。
因此将SBD集成到GaN 晶体管中就能显著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缺乏体二极管,GaN晶体管的反向传导电压(VRC)取决于阈值电压(VTH)和关断态下的栅极偏置偏压(VGS)。此外,GaN晶体管的VTH 通常高于硅二极管的导通电压,这就导致了反向传导工作(也称为第三象限)期间的劣势。因此,采用这种新型CoolGaN晶体管后,反向传导损耗降低,能与更多高边栅极驱动器兼容,且由于死区时间放宽,控制器的兼容性变得更广,显著简化设计。
据英飞凌介绍,首款集成SBD的GaN FET是一款100V 1.5mΩ,E-Mode常闭型,采用3 x 5 mm PQFN封装的产品,适用于数据中心IBC、电机驱动、DC-DC、充电器等应用。
随着功率电子系统的高效化、小型化与智能化趋势,功率器件的集成化正在进一步加速落地。三菱在去年已经向市场推出了3kV SBD嵌入式SiC MOSFET模块,而英飞凌集成SBD的GaN晶体管,目前也开始提供工程样品,相信未来将会继续出现更多新型的器件。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