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4 日,德州仪器(TI)在花旗TMT大会上的交流内容,揭示了半导体巨头在行业周期中的具体策略与执行逻辑。

中国市场成表现最突出区域

TI 副总裁Mike Beckman明确指出:’中国市场约占公司 20% 的营收,是 2025 年表现最突出的区域’。其竞争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针对客户采购习惯,Beckman强调:’客户可在 TI 采购主板所需的绝大多数元器件,无需对接十几个供应商’;

在供应链响应上,TI 延续现货模式,’我们确保产品可得性,让客户采购如在家得宝购买锤子般便捷’;

谈及全球化协同,他补充到:’美国晶圆产能与东南亚封装基地的联动,能满足中国客户对全球供货灵活性的需求’。

221 天库存并不多

高级副总裁兼 CFO Rafael Lizardi在解释 221 天库存天数时直接表示:’这一数据是战略设计的结果,而非被动积累’:

关于目录业务特性,他类比道:’超 50% 营收来自标准化产品,客户不会接受 12 周的交货期,这与家得宝的即时供货逻辑一致’;

在分销体系改革上,Lizardi披露:’我们将分销渠道占比从 70% 降至低于 20%,现在更多直接服务终端客户’;

针对市场担忧的库存减值,他强调:’若 2026 年营收触及 200 亿 – 260 亿美元框架下限,我们会调整晶圆投产以消化库存,但自由现金流才是长期价值核心’。

制造本土化:从 CHIPS 法案到 ‘模块化产能’ 的落地

产能建设节奏上,Lizardi强调:’德州与犹他州工厂的 ‘ 第二阶段 ‘ 实体建设接近尾声,’ 第三阶段 ‘ 将按需添加设备,而非大规模建厂’;

300mm 产能的成本优势被多次强调,单位成本较 200mm 低 40%,且全部内部生产,无需让渡成本红利给代工厂;

政策红利方面,Lizardi明确:’除 16 亿美元 CHIPS 赠款,ITC 额度因税率提升至 35%,预计总税收优惠达 60 亿 – 90 亿美元。

2026年资本支出维持在20-50 亿美元

关于 2026 年资本支出安排,Lizardi给出明确框架,资本支出预计20 亿 – 50 亿美元,其中 20 亿美元是硬下限,用于犹他州 LFAB 2 工厂收尾。

针对折旧影响,2025 年折旧 18 亿 – 20 亿美元,2026 年预计 23 亿 – 27 亿美元,但设备实际使用年限远长于 5 年折旧周期;

并购态度方面,Lizardi表示,TI持续在评估模拟芯片收购,但只做战略增值,不填补产品组合。

瞄准工业与汽车

针对订单,Lizardi指出:’1-4 月订单强劲,尤其 4 月,但部分源于需求提前拉动,此后增速放缓’,并坦言:’8 万客户、10 万 SKU 的组合下,难以精准区分周期与结构性需求’;

毛利率驱动因素方面,他明确:’收入每增加 1 亿美元,毛利约增加 8000 万美元,但短期或受库存调整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下滑影响’;

交货周期策略被视为关键:’我们通过低开发周期设计,避免 2021-2023 年供应短缺导致的份额流失,目前已夺回市场份额’。

终端市场结构上,目前TI工业占比约 35%,汽车是未来扩张主力,这种结构比消费电子更抗周期。

Lizardi总结道:’我们的制造投资、库存策略与资本配置,均围绕 ‘ 长期自由现金流增长 ‘ 展开。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将驱动 TI 在未来数十年的价值创造,这不是周期性反弹,而是结构性增长的布局。’

文章来自:电子工程世界

Loading

作者 yinhua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