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在地瓜机器人举办的DDC2025开发者大会上,地瓜机器人CEO王丛宣布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公司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80%,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00%,个人开发者数量翻倍。

作为机器人芯片公司,地瓜机器人已经打造了两大系列产品:旭日X系列主打高性价比,面向泛消费机器人;S系列则聚焦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提供大算力支持。在此次大会上,地瓜机器人重磅发布了新一代大算力芯片平台——旭日S600,拥有560 TOPS*(INT8) 算力,相较6月发布的RDK S100开发套件(128TOPS算力),算力提升超4倍。

wKgZPGklegaAOVmRABTFTBK9WxU911.png

至此,地瓜机器人打造了从5TOPS到560TOPS全算力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开发需求。而旭日S600也成为通往具身智能的下一个台阶。

从5000项目到100款爆品,发布旭日S600再定义机器人黄金算力

作为一家成立近一年的企业,地瓜机器人已迅速构建起全球化开发者生态——覆盖20多个国家,汇聚近10万名开发者。地瓜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副总裁胡春旭指出,这些开发者在地瓜生态中贡献了超过5000个创意项目,孵化出500余家创新企业,并成功推出了100多款已在市场上销售的机器人产品。

依托自研的RDK开发套件和旭日系列芯片,地瓜机器人已赋能多个“爆品”项目。例如,云鲸推出的双目视觉扫地机器人采用旭日5芯片,摆脱传统激光雷达限制,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语义级理解;此外,影石Insta360的全景无人机同样基于旭日5。维他动力的四足机器人搭载RDK S100P平台(128TOPS算力),成为业内首款无需遥控器即可自主跟随、避障并拟人互动的消费级机器狗。

电子发烧友网看到,大会现场汇聚了来自芯片模组、传感器,以及四足机器人、陪伴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地瓜机器人的合作伙伴。

wKgZPGklehyAHi-2AAujDKZmGrY990.png

随着全新大算力芯片旭日S600的发布,地瓜机器人的赋能边界将进一步拓展。基于高达560 TOPS(INT8)的有效算力,将为人形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感知、决策与行动闭环提供强大底层支撑。

王丛介绍,旭日S600配备18核A78AE CPU,INT8算力高达560 TOPS*(INT8) ,大脑配置18核A78AE CPU和全新BPU Nash,小脑集成6核R52+ MCU,以实现“大小脑一体化”控制。旭日S600内存带宽也实现大幅提升,适配Pi0模型推理速度可以提升2.3倍,适配Qwen2.5-VL-7B提速2.2倍。
备注:* Effective TOPS with 1/2 Sparsity, TPP(Total Processing Performance)<4800 wKgZO2klej2ARuWAABHX_ONMONc194.png 为何将算力选择在560 TOPS(INT8) 的水平? 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等媒体采访时,胡春旭指出,算力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有“成本、功耗、性能”不可能三角的存在。当算力越高,功耗越高,成本越高,这也会决定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也会更高,更高的售价又导致市场可能没有那么大,所以中间一定要折中选一个平衡点。“在现阶段我们认为 560 TOPS 或者 500~600 TOPS 这个 level 的算力是未来 3~5 年之内落地的最佳选择。” 根据介绍,旭日S600将于2026年Q1正式上市。知行科技、天准星智、华勤技术、立讯精密等汽车产业Tier1将是S600生态首批合作伙伴,此外,傅利叶、加速进化、自变量机器人等企业已经成为S600全球首批战略客户。 对于售价,胡春旭透露将在明年的Q1正式上市时公布价格,并称“这将是一个远超市场预期的价格”。 更值得期待的是,地瓜计划在2027年Q1推出三款采用先进制程与新一代ARM BPU架构的新芯片,将有三款不同的配置。 赋能开发者:让机器人开发从Copilot迈向Agent 地瓜机器人不只是一家芯片公司,核心使命是成为“机器人的母生态”。为此,公司从硬件到软件,为机器人创造更加简单的全链路开发平台。通过这套完整体系,开发者能快速在地瓜的技术链路中实现功能落地,高效赋予机器人高水平的智能化能力。 “软硬结合”是地瓜机器人的技术理念之一,它是驱动端侧机器人算法、机器人智能持续进化的核心方式。为此,地瓜机器人推出一站式开发平台,驱动机器人自主进化。 wKgZO2klek6AUylDAALYY98A-8M876.png 地瓜机器人一站式开发平台由三大核心模块构成:数据闭环系统、具身智能训练场、Agent标准化开发服务。 在机器人数据方面,当前具身智能跨场景数据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高度多样化,给数据采集带来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分成偏向视觉方向和具身智能方面两个层次来看。在偏向视觉方面,地瓜机器人已通过实际产品构建数据闭环,例如在扫地机和割草机中,利用真实使用场景持续生成训练数据。 在具身智能方面,机器人数据高度依赖多模态、高质量的数据,包括视觉、触觉以及关节运动等信息。地瓜机器人也在探索三维仿真环境,目前主要采用“仿真+真实数据”混合训练的方式。其中,真实数据的采集仍需依靠客户和合作伙伴在实际场景中完成,地瓜机器人则提供相应的数据平台支持。 此外,为绕过数据采集瓶颈,地瓜机器人已经在2024年推出了ModelZoo平台,内置300多个预训练模型,用户可直接调用这些成熟模型,快速部署应用。 在Agent标准化开发服务方面,2024年,地瓜机器人推出大模型助手RDK Copilot,称为机器人开发的“辅助驾驶”。此次,地瓜机器人将“辅助驾驶”升级为“自动驾驶”,不需要开发者做任何的Coding和操作,通过RDK Agent,开发者只需一句指令(如写一个双目视觉识别程序),系统即可自动检索知识库、生成代码、部署运行,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现场演示中,Agent可以在5分钟内编写并执行了超300行Python代码,成功调用摄像头并实现YOLO目标检测与UI渲染,真正实现“一句话完成机器人应用开发与部署”。 wKgZPGklelyAD2ZGABDfSQE9v70060.png 以“行业未收敛”为机遇,赋能开发者想象力 当前,机器人行业还未收敛,特别是具身智能方向,聚焦人形及轮臂等形态的机器人在模型架构、算力需求和适用场景上仍处于技术未收敛阶段,持续催生新公司与新技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很难判断出哪一类机器人会成为下一个“扫地机级”的爆发场景。地瓜机器人在生态商业化的核心变现路径上又是如何布局? 胡春旭强调,开发者的想象力是推动未来技术落地的核心驱动力。 尽管整个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地瓜机器人通过已经规模量产的产品(如扫地机、割草机等)保证了基本业务面的增长,客户数量实现同比翻倍。长远来看,地瓜机器人将持续围绕新兴技术需求,为整个行业提供底层赋能。 地瓜机器人的逻辑是:基于项目未来的成长潜力提供支持,“我们接触到非常多大胆的想法,但是我们觉得未来真的很有意思,其中一些甚至可能会演变,成为颠覆性应用。”胡春旭指出。 地瓜机器人深知,生态的繁荣需要长期培育。公司已与500+高校合作,联合阿里云推出“端云一体化具身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与点猫科技携手走进数十所中小学;明年还将启动“地瓜青年学者计划”,支持前沿探索。 wKgZO2klemeAOloMAAwR9NUksBg491.png 正如王丛在大会上提到的:我们是希望通过做出一代又一代更好的芯片、更好的开发者套件赋能机器人行业。与此同时,地瓜在软件体系上的投入更为深入——公司构建了以自研芯片为基础的完整软件栈,包括底层的TogetheROS机器人操作系统、丰富的算法库、一站式的云端开发平台,全面打通从本地到云端的高效开发闭环。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

Loading

作者 yinhua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