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近日,禾赛在2025 技术开放日活动上发布了基于 RISC-V 架构的激光雷达专用高性能智能主控芯片费米 C500,同时发布全球唯一“光子隔离”安全技术,和 256 线安全激光雷达ATX 焕新版。

禾赛此前在第四代芯片架构平台上已经实现了SPAD、ASIC、激光器等核心芯片的自研,禾赛表示费米C500的推出,补齐了禾赛第四代芯片平台全栈自研的最后一块拼图。历经四代芯片平台研发,禾赛目前是唯一行业做到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 芯片、ADC 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七大关键部件全栈自研的激光雷达公司。截至 2025 年 11 月,禾赛共有16 款自研芯片获得 AEC-Q 车规认证,已累计交付达 1.85 亿颗,业内位列全球第一。

而这次发布的费米 C500 采用自主可控的 RISC-V 架构,单芯片集成 MCU、FPGA、ADC 于一体,是全球首款片上融合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双重认证的激光雷达专用主控芯片,从硬件层满足车载场景对可靠性与信息安全的严苛要求。同时,也是全球首款内置点云智慧引擎 IPE的激光雷达专用主控芯片,集成 256-core 波形处理核,环境噪点智能滤除,适应复杂天气条件,为自动驾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感知。

费米 C500 的研发延续了禾赛 “芯片化收发架构是激光雷达唯一终局”的战略判断。通过将核心功能集成于专用芯片,不仅简化了激光雷达的产品架构,更通过规模化量产摊薄研发成本,为激光雷达的整车标配化提供了成本支撑。

除了芯片外,这次发布的光子隔离技术则通过物理层设计从根源上解决了激光雷达的安全隐患。禾赛摒弃了传统 SPAD 方案多通道共享激光器的设计,采用上百颗激光器一一对应上百个探测通道的独立架构,使每个激光通道接收的光子彼此完全隔离,探测通道数量达到传统方案的 10 倍量级。这种设计从物理层面杜绝了通道间串扰,彻底消除了鬼影现象。​

同时每颗激光器均可独立发光并实现动态曝光调节,针对不同距离、反射率的目标物智能调整发光功率与曝光时间。面对高反射率物体(如镜面、交通标识)时,可降低曝光强度避免点云膨胀失真;在雨天等低能见度场景下,可增强曝光功率提升信号强度,实现复杂场景下的点云高置信度输出。

这样带来的优势是,通过物理隔离而非算法补偿的方式,光子隔离技术实现了激光雷达的物理层面“零误报”。无论是强光、雨雾等自然干扰,还是多激光雷达并行工作的交叉干扰,光子隔离技术均能保持稳定表现。

禾赛表示,目前光子隔离技术已全系搭载至禾赛 ATX、ETX、Pandar 等主力激光雷达产品,实现了从 L2 级辅助驾驶到 L4 级无人驾驶的全场景覆盖。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

Loading

作者 yinhua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