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多元化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康复、教育科研、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等领域。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将达63.39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超50%;到2030年,销量有望增长至34万台,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640亿元,中国有望以32.7%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

2025年11月6日,由电子发烧友网主办的“2025智能机器人先进技术论坛”成功举办。会上,来自意法半导体(ST)、瑞萨电子、Allegro、ADI、东芝等行业头部机器人零部件方案商的嘉宾代表,带来了专业且详实的技术分享,为当前智能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建言献策。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走进千家万户
本次论坛是电子发烧友网首次举办的智能机器人先进技术论坛,同时也是第13届电机控制技术论坛。论坛旨在搭建电机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专业交流平台。电子发烧友网主编黄晶晶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业公司已超100家,若叠加灵巧手、机器狗等相关具身智能企业,总数已突破200家,产业规模已超越美国及全球其他国家。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核心载体,其技术门槛远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不仅需要更轻量化、更灵敏、更节能的电机,还对移动性能、智能水平、全身总线控制、传感识别及“大小脑”协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子发烧友网主编黄晶晶

黄晶晶强调,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家庭、工厂、商场、学校、医院等场景的新型科技产品,其系统设计对可靠性、智能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甚至高于汽车,这为工程师们提供了广阔的研发空间和职业发展机遇。

ST:以高集成方案应对智能机器人设计挑战
意法半导体(ST)工业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策略市场经理冯国柱以《ST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为题进行分享。意法半导体凭借全栈技术能力覆盖机器人系统、AI自动化、处理控制等核心环节,依托高集成度、强兼容性的产品矩阵,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撑。

意法半导体(ST)工业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策略市场经理冯国柱

该解决方案的核心是以STM32系列为基础的多元化技术平台,具体包括:兼具高性能运算与多协议通信能力的STM32MP257 PLC板;赋能电机驱动精准控制的STM32G4系列;搭配STISO621/STIO621W数字隔离器,可实现4kV峰值隔离等。

为赋能空间受限型应用场景,意法半导体推出STSPIN32G4驱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一芯多控”功能,大幅降低BOM成本并节省PCB空间。作为方案核心的STM32G4系列,内置运行速度可达170MHz的32位Arm® Cortex®-M4内核(支持FPU和DSP指令集),并配备三种硬件加速器——ART Accelerator™、CCM-SRAM程序执行加速器及数学运算加速器。同时,STM32G4还集成丰富的高级模拟外设、带纠错码(ECC)的双存储区闪存及AES硬件加密等功能。

冯国柱还介绍了意法半导体在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手等热门领域的布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意法半导体可提供包括基于STM32MP2 MPU的小脑深度控制方案、STSPIN32G4驱控一体化方案、STM32G4单芯片多电机控制方案等在内的完整技术支撑。其中,STM32G4单芯片多电机控制方案可实现单颗控制芯片驱动3个电机,并支持级联方式部署,有效应对灵巧手的紧凑空间设计挑战。

瑞萨电子:“芯”动力赋能机器人产业升级
瑞萨电子全球销售与市场技术支持经理王传雷以《瑞萨“芯”助力机器人应用》为题发表演讲。目前,瑞萨电子的芯片及解决方案已全面覆盖机器人系统控制、电机控制、视觉处理、传感器实时分析、功能安全、通信及信息安全等核心环节。

瑞萨电子全球销售与市场技术支持经理王传雷

在嵌入式方案领域,瑞萨电子构建了多元化产品矩阵,从8/16位超低功耗MCU到32/64位高性能MPU,覆盖ARM、RISC-V等多架构,可满足机器人从系统主控到精准控制的全场景需求。

在机器人核心技术布局上,瑞萨电子表现突出:在视觉处理方面,RZ/V系列MPU集成自研DRP-AI加速器,其中RZ/V2H算力可达80TOPS(Sparse),兼具低功耗优势,可支持复杂AI视觉任务;在电机控制领域,RZ/T2H单芯片可实现9轴电机控制,搭配RA6T2电机MCU与IPS2550位置传感器,可达成高精度多轴协同控制;在工业网络方面,支持EtherCAT、PROFINET等75%以上主流工业协议,且均通过第三方一致性认证;在功能安全层面,相关产品获TUV SIL3认证,并提供完整的软件套件与参考方案,保障机器人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从协作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到人形机器人的AI交互,瑞萨芯片贯穿视觉、控制、通信、安全全链条,以核心芯片技术赋能机器人产业向高效、智能、安全方向持续演进。

Allegro:创新技术赋能下一代智能机器人

在演讲中,Allegro现场主任应用工程师李治深入阐述了公司如何通过创新技术赋能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强调了Allegro在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布局。

Allegro现场主任应用工程师李治

他提到,Allegro凭借精确的传感器和高度集成的电源芯片,不仅延长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并提高了道路安全,还重新定义了清洁能源领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面对工业自动化日益增长的需求,Allegro提供了智能电机控制和精确传感技术,助力实现最佳效率。

李治详细介绍了Allegro在传感器和电机驱动领域的核心产品。他特别提到了一款小封装、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ACS71240,该产品以其33mm的紧凑尺寸、30~50A的检测范围及全温±1.2%的精度,在机器人领域表现出色。此外,他还介绍了Allegro的位置传感器CT310,这款基于TMR技术的传感器以其最小最薄的22*0.45mm封装和高精度(<0.30°)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支持双通道游标绝对位置检测,广泛应用于需要高精度位置反馈的机器人系统中。 李治在演讲中还强调了Allegro在供应链管理和产品质量上的卓越追求。他提到,Allegro通过全球范围的弹性供应链布局,包括多家实施专有工艺的晶圆厂、OSAT合作伙伴及自有封测厂,确保了产品的稳定供应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Allegro坚持零缺陷的目标,其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开发流程已通过SGS-TÜV Saar GmbH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各种行业认证标准,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超越客户期望,实现出色的产品质量。 ADI技术助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ADI中国区工业市场总监蔡振宇在演讲中指出,随着技术突破与生产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正迈向主流市场。他表示,在技术进步、供应链挑战及人口老龄化的多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35年市场份额将达1.75万亿美元,2030年出货量约1500万。这一趋势为机器人制造、AI芯片、传感器开发及相关部件材料供应等领域带来了投资机遇,云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软件提供商也将受益于数据量的增长。 ADI中国区工业市场总监蔡振宇 在详细介绍ADI的核心产品时,蔡振宇重点提到了TMCM-2611-AGV双轴伺服驱动平台。他介绍道,这款专为三相无刷直流(BLDC)电机设计的产品,能在高达14ARMS和+48V条件下稳定运行,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精确且流畅的电机控制。这对于实现复杂的机器人动作,如肘部、手腕的精细运动,至关重要。TMCM-2611-AGV的高效性能,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的理想选择。 此外,蔡振宇还详细阐述了ADMT4000多圈位置传感器的创新价值。他表示,这款单芯片多圈位置传感器,能够在机器人系统上电时立即提供精确的位置反馈,无需校准和归位,大大减小了执行器和编码器的尺寸、重量和成本。ADMT4000通过磁写入/电读取技术,实现了在没有通电或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多圈运动,这一特性在突发断电情况下尤为关键。其高精度(±0.25°典型精度)和宽环境温度范围(-40°C至+125°C),使得ADMT4000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东芝: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功率器件实现高效应用 具身机器人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东芝高级经理刘炽偉在会上表示,在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东芝在分立器件、模拟和数字技术领域都有丰厚的产品系列支持,面向关节电机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装置、智能供电及其分布等不同环节。 东芝高级经理刘炽偉 关节电机控制方面,东芝推出了TXZ+™3A Series、TXZ+™4A Series、TXZ+™4E Series在内的6大系列支持电机控制。东芝的TXZ+TM家族⁄M4N系列最大频率为200MHz的Arm® Cortex®-M4内核配有快速的12位ADC,丰富的定时器 ⁄ 串行总线和CAN ⁄ USB ⁄ EtherMAC。 东芝还推出了电子保险丝eFuse IC,内置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过压箝位功能、浪涌电流抑制功能、防反向电流功能、过热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实现了更高保护性能,可以取代传统的保险丝和保护电路,并且通过IEC62368-1(G9:电流限制器)认证。 东芝的eFuse IC包括25V单eFuse IC TCKE9xx系列。刘炽偉进一步介绍TCKE903⁄905⁄912⁄920系列是25V,4A小封装eFuse IC新品,检测速度可达到80微秒,尺寸仅为2.0mm×2.0mm。他预告,东芝正在研发40V单eFuse IC TCKE6xx系列,6V单eFuse IC TCKE5xx系列。其中,TCKE6xx系列具备过流保护和短路电流阈值可配置、快速短路保护(快速跳闸)1μs、30V高输入电压等特点。 在LDO方面,东芝推出了TCR3DMxxA系列、TCR3EM系列、TCR3LM系列等新品。此外,还有过温监控IC TCTH0xxxE系列,可使用多个PTC热敏电阻进行局部温度监控。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

Loading

作者 yinhua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