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储能电能的单个化学单元,通常储能电芯包含正负极、电解液等核心组件,区别于含保护电路的完整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基础部件。主要应用于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和家庭储能等领域,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最小独立工作单元。

而在2025年三季度已经过去的当下,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储能电芯市场的绝对领导者,数据显示,从2025年上半年开始,全球前十大企业已经均为中国企业,并且前五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8%,头部效应显著。

宁德时代

从宁德时代Q3财报电话会来看,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大约在约180GWh,其中储能电芯占比20%,即约36GWh。这一数据较Q2的30GWh环比增长20%,同比增幅超60%,增速显著快于动力电池业务。前三季度储能累计出货量达90GWh,占全球储能电芯总出货量的24.2%,较去年同期市占率提升3个百分点。

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抢装潮,Q3国内储能电芯需求环比增长15%;海外如欧洲、中东市场订单占比超30%,阿联酋19GWh项目、澳大利亚24GWh长时储能系统等大订单集中交付;加上587Ah大电芯量产加速,占储能出货量超30%,推动系统集成效率提升25%。

从财务表现来看,宁德时代Q3储能电芯业务营收约240亿元,毛利率约25%,与动力电池持平。单位盈利约0.09元/Wh,环比提升17%,主要得益于587Ah电芯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尽管面临产能瓶颈与技术替代压力,公司凭借产能扩张、海外建厂及全场景产品布局,有望在2026年实现储能电芯出货量150GWh、全球市占率35%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储能+动力”双增长极战略。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电芯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凭借大电芯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二。第三季度公司动力与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32.8GWh,其中储能电芯占比60%,即约19.7GWh,环比增长23%,同比增幅达33%。前三季度储能累计出货量达48.4GWh,占全球储能电芯总出货量的11.6%。

产品上,亿纬锂能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628Ah储能电芯,能量密度达210Wh/kg,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零部件总数减少35%,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8%。该电芯已应用于湖北荆门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9月实现一次性送电成功,系统循环寿命超10000次。Q3期间,628Ah电芯出货量占比超40%,成为公司储能业务核心增长极。

同时首套 NF155L 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于10月在荆门基地并网运行,采用无负极设计与阻燃电解液,燃爆风险降低90%,循环寿命达3万次,可直接兼容现有锂电产线。尽管Q3钠电池储能出货量不足0.5GWh,但公司已与阳光电源签署2026年5GWh供应协议,为长时储能市场储备技术。

海辰储能

海辰储能在三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但单季度详细财务数据尚未单独披露,不过前三季度订单累计达21.57GWh,位列全球第二,9月单月密集斩获多笔大单,包括北欧3GWh、东欧2GWh、澳大利亚500MWh、纽约290MWh等项目,显示交付能力持续增强。

产品上,海辰储能全球首款量产的587Ah储能电芯于8月28日在厦门基地正式交付,系统能效达94.5%,循环寿命超1万次,体积能量密度较314Ah电池提升6.5%。该电芯采用宽幅厚涂布工艺和 AI 视觉检测系统,单电芯缺陷率达PPB级,已应用于福建漳州5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海辰储能2025年三季度延续全球前三、海外突围态势,在订单获取、技术迭代和本地化布局上表现突出。尽管单季详细数据未公开,但其上半年30GWh的出货规模和前三季度21.57GWh的海外订单,已充分证明其作为全球储能电芯核心供应商的地位。随着1175Ah大电芯和钠离子电池的量产交付,公司有望在2026年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全球储能电芯市占率约为7%,位列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第五名,仅次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和比亚迪,2025年储能出货目标45GWh ,2026年有望达70-80GWh。

产品上,其314Ah电芯已实现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较宁德时代同规格产品低15%价格优势显著。392Ah电芯快速打开市场,与中能建储能、厦门象屿、新源智储、金风零碳等头部企业签订6.25MWh液冷系统供货协议。

并且在海外市场中,中创新航凭借价格优势拿下沙特7.8GWh、英国4.4GWh、智利1GWh、南非153MW/612MWh等项目,同时成功配套拉美和南非最大储能电站,进入多家海外头部开发商和电网公司供应商名录。

远景动力

远景动力当前稳居全球第二梯队头部,虽未披露Q3具体数据,但美国工厂投产+国内产能爬坡,预计单季度出货保持环比正增长。

公司专为4-8小时长时储能设计的700+Ah电芯于2025年10月在宜昌基地启动建设,采用从系统到电芯的正向分解策略,能量密度>440Wh/L,循环寿命15000次,预计2026年量产。560Ah电芯已于2025年Q2实现交付,是全球最早量产500+Ah电芯的企业之一。

公司明确表示明年交付量将实现翻倍增长,意味着Q4需为2026年大电芯产能释放做好客户验证和订单储备。随着美国田纳西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沧州基地700Ah+产品送样验证,远景动力有望在2026年进入全球储能电芯前三甲。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三季度储能电芯业务呈现占比稳固、海外突破的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及储能电池总出货量63GWh,同比增长近50%,储能业务占比约30%,对应出货量约19GWh,此推算,Q3单季储能出货量约在6-7GWh区间。

公司前三季度海外储能订单超4GWh,覆盖12个国家,近期接连斩获日本、沙特超8GWh订单,为沙特ACWA Power摩洛哥光储项目提供1.2GWh整体解决方案,项目投资总额约35亿美元,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3%,逐步降低对国内市场依赖。

储能电芯以314Ah和300Ah为主力,其中300Ah电芯在唐山202MWh用户侧储能电站中实现规模化应用,支持8小时长时储能设计,系统效率达93%。第三代启晨二代电芯(能量密度240Wh/kg)逐步导入储能领域。

总结

从储能电芯市场来看,第三季度仍然呈现着中国主导、技术迭代、需求分化三大特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通过大容量电芯技术和全球化布局,持续巩固绝对优势。随着双碳目标深化,储能电芯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载体,仍将保持50%以上年增速,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实现持续领跑。

文章来自:电子发烧友

Loading

作者 yinhua

发表回复